(資料圖)
產地
安徽舒城、桐城、廬江、岳西一帶生產蘭花茶。早在清代以前,當地就有蘭花茶生產。主產區有舒城、廬江、桐城、岳西等。以舒城產量最多,品質最好。舒城縣的白桑園、磨子園蘭花茶最為著名,小麥嶺、古吉寨、天子寨、滴水巖蘭花茶也很有名氣。舒城、廬江交界處的溝二口、果樹一帶所產蘭花茶也久負盛名。桐城龍眠山所產稱桐城小花,品質優異,獨樹一幟,然而制法和品質特點也大同小異。
發展
1980年代舒城縣在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開發了白霜霧毫,皖西早花,1987年雙雙評為安徽名茶。從此,形成了舒城蘭花茶產品系列。白霜霧毫成品茶分特級、1級、2級。特級鮮葉標準為1芽1葉占85%以上;小蘭花鮮葉標準為1芽2、3葉,大蘭花為1芽4、5葉。
岳西縣與舒城曉天毗鄰的頭陀、主簿等地,在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創制出“岳西翠蘭”。其鮮葉標準為一芽二葉初展,先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用手工整形,再用炭火焙干。外形較蘭花茶稍直,自然舒展,品質優異,風格上也有獨特之處。1985年參加南京全國名茶評比,被正式定為國家優質名茶。
美麗傳說
安徽省舒城縣位于大別山末梢,出產小蘭花茶品質優異、蘭花香氣撲鼻,關于它的來歷,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大別山區的齊云山腳下有一座大莊園,園主叫李占山。李占山想強占使女蘭花,蘭花寧死不從,在姐妹們的幫助下逃了出來,翻山越嶺,來到蝙蝠洞旁。蝙蝠洞外的絕壁石縫中長著一棵茶樹,常年有蝙蝠糞為肥,長得格外枝繁葉茂,清明時節就抽出了新芽。小蘭花摘下嫩芽葉,帶到山下一個孤老太太家里,借鍋子炒干后拎到街上去賣。一個窮漢看見茶好,給了蘭花五百錢買下茶葉,來到茶館,將茶泡了來喝后,覺得果然是好茶,茶客們都紛紛要買,窮漢把茶葉分給了大家。
消息傳出,有人說,齊云山的蝙蝠仙姑顯靈了,賣茶姑娘就是蝙蝠仙姑。李占山得知這個消息后,派家丁四出探察。過了幾天,蘭花又炒了一袋茶上街去賣,不料被李占山的管家看見,報告李占山說賣茶人就是蘭花。蝙蝠洞的茶樹終于被發現了,蘭花姑娘也被家丁推下了懸崖。
結果茶樹被李占山霸占,采下茶葉炒制后獻給縣官,縣官獻給知府,知府敬獻皇上,皇上品茶后,龍顏大悅,御筆親書“齊山云霧”四字。李占山獻茶有功,封為齊云山七品制茶監官。可是第二年春,那棵茶樹枯死了,李占山無茶進貢,只得以假冒真,結果犯了欺君之罪,被殺了頭。后來在蘭花墜巖的石縫中,長出了一片茶林,當地百姓采下茶葉,精制加工后品質依然如故,大家為紀念蘭花姑娘,便將此名茶取名蘭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