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大益茶市重要的東西是大益茶,也有人認為是市場信心,還有人認為是行情重要......但在我看來以上這些固然重要,但最最重要的還是芳村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里的芳村市場并不是說芳村市場行情的好與壞,而是芳村市場本身。而且大益茶市的前景越是不明朗的時候,芳村的地位就越舉足輕重。
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芳村市場對于大益集團以及大益茶市來說的意義就是“青山”般的存在。站在行情好壞的角度來看大益茶市,未來無非兩種情況——要么行情好要么行情差。行情若好,就要考慮進一步做大市場,那就需要通過芳村市場向外輻射;行情若不好,那就要考慮守住基本盤,只要芳村市場對大益茶整體保持樂觀態度,那終究會有撥開迷霧見明月的一天。
不得不說,現在芳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芳村人對自己不夠有信心。作為大益茶的興起與繁榮之地,如果芳村人對自己信心不足,別說大益茶市前途未知,甚至連大益集團都會無所適從。
很多人總是低估芳村市場的力量,認為這里不過是大益茶藏家的云集之所,所起到的就是一個交易中心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可實際上芳村市場還承擔著引領喝茶時尚的作用,沒有芳村茶人的力捧,88青很難在國內普洱茶圈子落地生根,沒有芳村茶人的認可,就不會有班章大白菜的橫空出世,而老班章村自然也無法獲得今天的地位。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芳村市場撐起了整個普洱茶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前的行情令所有大益藏家都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甚至連芳村的一些藏家都對未來感到迷茫。殊不知解決問題的鑰匙始終握在芳村人手中,只要芳村能穩得住,大益茶就能穩得住,只要大益茶穩得住,那么大益茶市自然也不在話下,一旦一切都有了確定性,由寒轉暖自然是水到渠成。
理論上想要穩住大益茶市,根本用不了多少時間。可實際情況確是困難重重,寫到這里就不得不談到芳村市場的一個自創立之日起就存在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頑疾。簡單來說就是芳村有解決問題的人,也有解決問題的資金,唯獨缺乏解決問題的決心——人心不齊。
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幾乎每過一段時間都能在芳村看到商家因利益糾葛反目成仇,有的是共同圈子的破裂,有的則是從一個品牌中分出來好幾家分開過日子。總之想要讓芳村上下齊心協力去做同一件事,其難度不比再打造一個老班章這樣的名山古寨低多少。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問:“那大益茶市是怎么做起來的呢?”這又不得不提大益已故董事長吳遠之先生,當年的他奔走于芳村市場,邀各方豪杰,訪芳村好友;要么談遠大理想,要么談實際利益,總之他把大益茶市變成了一個符合絕大多數芳村人利益的存在,雖說大家動機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這個市場中得到自己想到的東西,于是就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由往日聯想到今天,還是需要有人能夠效仿吳總當年,能夠平衡芳村內部的各方利益,穩住芳村各方的人心,然后變阻力為動力,最終實現大益茶市的整體復蘇。
責編:婉君
來源:大益行情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