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初聽安吉白茶的名字,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跟福鼎白茶一樣,是白茶。
就像大紅袍一樣,名字雖然帶“紅”字,卻并不屬于紅茶,而是一種烏龍茶。安吉白茶也是如此,雖然名字帶“白”,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綠茶。
a、歷史淵源:安吉白茶,浙江省安吉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安吉白茶有近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徽宗年間趙佶著《大觀茶論》中就有安吉白茶的記載。民國十九年,安吉農民在孝豐鎮的馬鈴岡發現野生白茶樹數十棵。
1982年,浙江農業資源普查時,人們在安吉天荒坪的高山上發現一株千年老茶樹,其嫩葉呈玉白色,后育成“白葉一號”品種。
b、外形特點: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色澤翠綠,白毫顯露;葉芽如金鑲碧鞘,內裹銀箭,十分可人。沖泡后,清香高揚且持久。滋味鮮爽,飲畢,唇齒留香,回味甘而生津。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
2004年4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安吉白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c、制作工藝:枝頭剛長出的嫩葉缺少葉綠素,色白如玉,安吉白茶被安上“白茶”的名,但在制作工藝上卻是實實在在的綠茶,殺青必不可少。
安吉白茶的茶芽顏色會隨著時令發生變化,清明前的嫩葉是灰白色的;到了谷雨,嫩葉會逐漸變為全綠。
它的特殊也正來源于那被稱為“白葉一號”的本地特產的樹種。安吉白茶需要在特定的白化期內采摘、加工,所以茶葉經沖泡后,葉底也呈現白玉色,形如鳳羽色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