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正山小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正山小種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紅茶,制茶歷史已經有四百余年,人稱紅茶鼻祖。
最初的原產于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故又稱“桐木關小種”,小種是指茶樹品種為小葉種,且產地地域及產量受地域的小氣候所限稀少而珍貴。
后因市面上流傳了許多假冒的小種紅茶,為了區別假冒品,人們將原產地的小種紅茶取名為“正山”,意指正宗。
一場正山小種引發的戰爭
正山小種紅茶早在1604年以前就由荷蘭商人帶入歐洲,最先它是以治病功能在藥店出售,而此時世界其他紅茶均未誕生。可以說第一次喝上中國紅茶的外國航海家是荷蘭人。
1650年以前,正山小種紅茶的經貿權可以說完全被荷蘭人所壟斷,但英國東印度公司看好中國武夷山的茶葉市場,于1644年在,開始與荷蘭人在茶葉生意上短兵相接。
1652年至1654年,英荷二國終于兵戎相見,爆發了第一次“英荷戰爭”,1665年至1667處爆發了第二次英荷之戰,由于英國再度獲勝,擺脫了荷蘭人而漸漸壟斷茶葉貿易。
1669年英國政府規定茶葉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專營,從此,英國政府由廈門收購武夷茶,大量將正山小種紅茶輸入歐洲市場。
正山小種都應該有松煙香?
正山小種以制作工藝上是否有用松針或松柴熏制而成分為煙種和無煙種。有用松針或松柴熏制的稱“煙正山小種”,沒有用松針或松柴熏制的稱“無煙正山小種”。
傳統的正山小種是松煙熏制的,使用武夷山桐木村及桐木村周邊所產松木熏焙,形成正山小種特有的一股濃醇的松茗香和桂圓干香,兩三泡后具桂圓湯味。
但是因為口感非常濃烈,后來為了適應大眾的口感,茶農或茶企基本都轉向制作清香型的無煙小種。現在只有少數茶企還會制作少量的煙小種。
正山小種VS外山小種
正山小種“指的是以桐木關內為產地生長、制作出來的紅茶品種;而在這之外,其他地區的則被稱為”外山小種“,比如政和、坦洋、北嶺、展南、古田等地區。
大多出現的仿冒正山小種茶喝到嘴中的茶湯明顯帶有一股”薯香味“,而正宗傳統的桐木關正山小種是以”桂圓味“為代表。當然也有挺多人喜歡喝”薯香味“的紅茶,覺得更香,而”桂圓味“的正山小種則沒有達到預期的香氣。
有一些又香又甜的小種紅茶,茶商說這是”桂圓香小種“,然而這是部分商家會用劣質茶青加入白糖炒制,以掩飾茶本身的苦澀,同時提高香氣和甜度。這樣的茶可以抓一些在手里捻一捻,如果感覺粘手或者有殼,那么則可以肯定是糖炒茶了。
外山小種
桐木關內茶樹大多被藏在草叢和樹木中間,光照,水分等條件不均衡,茶的葉片本身就大小不一,因此正山小種干茶葉條形不均勻,也不會很整齊,屬于平淡無奇那種。市場上出現的整齊均勻的”正山小種“,絕大可能是外山茶。
正山小種
桐木關正山小種可以用100度水沖泡,而且泡上十泡也沒問題。但是外山的茶,兩三泡也就沒味道了,大多只能用80——90度左右的水。這也是正山小種的優勢所在。
金駿眉屬于正山小種?
嚴格意義上講,正山小種和金駿眉都屬于紅茶,都是出產與武夷山桐木關地區。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的一種,但其很多方面又不同于正山小種。
選料
雖都采摘于同一種茶樹上的茶葉,但正山小種摘取一芽或一芽三葉新鮮葉子,金駿眉則完全選用剛開芽的嫩葉采其芽頭最鮮嫩的地方。
外形
金駿眉形狀細長如眉,間雜金色毫尖;香氣幽雅多變,既有傳統的果香,又有顯著的花香,還有蜜香、薯香、花香等韻味;湯色較淡,金黃透亮;滋味特別甘鮮圓潤,回味悠久。
正山小種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葉底欠勻凈,與其他茶拼配,能提高味感。
制作工藝
金駿眉在制作工藝上基本上是沿襲了正山小種的傳統制作工藝,但兩者在制作上還是存在不同,金駿眉只在萎調的時候進行小部分煙熏,而正山小種會在萎調和烘焙是使用松柴進行煙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