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高山茶飄香。梅州市豐順縣500米至1000米高山有547座,其中1000米以上高山57座,得天獨厚的高山生態環境賦予了茶葉的高品質。記者沿著蜿蜒山路來到豐順縣潭江鎮,沿途連片茶山在云霧間若隱若現。車在茶山盤旋,如蕩綠海翠波之中。梅州市豐順縣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地處梅汕潮揭四個地級市的核心位置,素有梅州“南大門”、潮汕“后花園”美譽,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節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梅州市豐順縣積極搶抓鄉村振興和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戰略機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先后三次成功申報獲批豐順縣茶葉產業園(2018年)、豐順縣特色蔬菜產業園(2021年)和豐順縣茶葉產業園(擴容提質)(2022年),通過加快現代產業園建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特別是經過首輪省級茶葉產業園創建,茶產業發展對推動全縣農業產業的促進作用愈發重要,昔日“綠葉子”成為致富“金葉子”,聯農帶農影響力顯著增強,為紅色蘇區、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豐順茶山
如何認識廣東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意義?以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可供借鑒的“茶道”?推動產業園建設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模式?梅州市豐順縣縣長羅達祥就上述問題接受了南方農村報記者的專訪。
實現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三生共贏”
南方農村報:您認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有什么意義?
羅達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是穩住農業“基本盤”的有力抓手,是發展縣域經濟的增長極,對我們豐順而言,我認為有三大意義:
一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集聚、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打響農業產業品牌,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助推鄉村產業社區建設,產業園實施主體大部分是外出鄉賢,家鄉情懷很深,事業有成后返鄉耕山,通過以工哺農、以商哺農,帶動很多外出青壯年回鄉,很多空心村變成了回流村,推進園村一體、產村相融,實現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三生共贏”。
豐順縣有超過5萬名茶葉從業人員。
基礎好、主體多、有歷史,帶動5萬農戶聯農帶農效果顯著
南方農村報:在建設產業園時,當地是如何選主導產業的?這個主導產業有什么優勢?
羅達祥:我縣是茶葉生產大縣,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0.9萬畝,約占廣東省1/10,主要有四大發展優勢:
第一、基礎條件好。我縣海拔500米以上高山604座,千米以上高山57座,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土壤富含硒元素,非常適合發展茶葉產業。
第二、從業主體多。全縣有各類茶企204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8家,國家級示范合作社3家,從業人員超5萬人。
第三、歷史底蘊厚。我縣種茶制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已有近千年歷史。
第四、科研合作深。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從種植到銷售得到全鏈條指導。
我縣還是食用菌生產大縣,產量全省第一、全國第六,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和東南亞國家地區,入選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2021年,我們積極搶抓政策機遇,成功申報了豐順縣特色蔬菜產業園。
豐順縣種茶制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已有近千年歷史。
創新模式增實效,形成產業鏈條完整、業態豐富的產業園
南方農村報:請問產業園建設以來,產業發展的如何?在帶動當地農業、農村、農民方面取得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成效?
羅達祥:2018年廣東省第一批豐順縣茶葉產業園建成后,有力帶動了產業發展、農民增收,成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更加”。
第一、產業發展更加集聚。形成了以龍崗、潭江、八鄉山、豐良、北斗等鎮為主要茶葉產區的發展格局,初步構建現代茶產業集群。
第二、生產技術更加先進。依托茶葉研究院技術力量和研究成果,在全縣建設一批高新技術示范茶園,極大提升了茶葉種植技術和加工工藝。
第三、產品品牌更加響亮。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梅州國際茶業精英峰會,先后榮獲“國際茶葉魅力之鄉”“豐順高山茶?中國氣候生態優品”等榮譽。
第四、產業鏈條更加完整。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繁育、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產業鏈條,培育了韓山、馬山等八大茶旅融合基地。
第五、富農成果更加顯著。茶農經營收益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4萬元,比全縣農民平均收入高20%。
系統集聚茶葉產業資源,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
南方農村報:在推動產業園建設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模式?
羅達祥:我縣推動產業園建設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高位推動。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抓負總責,及時協調解決產業園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整合資源。整合農業農村、交通公路、自然資源、水務、林業、供銷等部門涉農資金資源向園區傾斜,形成疊加效應。
三是龍頭帶動。通過農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引領,形成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
四是共享紅利。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
潭江鎮鳳坪畬族村茶園--風坪茶山風光(攝于豐順潭江作者:羅曉帆)
南方農村報:未來有什么展望?
羅達祥:當前,我們正在有序推進豐順縣特色蔬菜產業園和豐順縣茶葉產業園(擴容提質)兩個項目建設,下來將聚焦目標任務,全力推進。
一是把特色蔬菜產業園建出成效。我們將按照“一心二帶三區六基地”的思路,大力實施8個農業設施項目、6個產業融合項目,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帶動眾多農戶擴大生產,全力向“微生物”要糧食,努力將豐順縣特色蔬菜產業園打造成全國食用菌行業生產引領區、全省山區產業振興示范區、全省循環農業發展典型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優質供應區。
二是把茶葉產業園(擴容提質)做大做強。在首輪產業園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基礎上,以“一核一帶兩區八基地”的功能分區布局,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著重在茶葉精深加工、茶旅融合、核心技術、品牌營銷等方面加大投入,通過茶青訂單模式、入股分紅模式、茶園托管模式、技術幫扶模式、就近就業模式等五大模式實現更大力度的聯農帶農,讓豐順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原標題:《豐順縣長羅達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三生共贏”丨縣長訪談》
來源:南方農村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