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走進云蒙山,映于眼簾的是郁郁蔥蔥、梯臺相連、如詩如畫的一片片茶園。這里是群眾“致富夢”的孵化基地,也是特殊重點人員的創業實踐和公益活動基地,這位群眾脫貧致富的帶路人就是商洛市柞水培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培勇。
該茶園是南京市高淳區對口幫扶柞水縣的重點脫貧項目之一,依托高淳區茶產業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整合兩地鎮村結對資金和柞水縣生產種植空間,創造性地采用杏坪鎮中臺村聯合全縣24個深度貧困村“1+24”飛地建園模式和以強帶弱利益聯結機制,于2019年3月15日在位于北緯33°48’、海拔660—1200米的杏坪鎮中臺村啟動規劃建設高淳柞水無性系茶葉種植示范園。并在張氏溝、石家山、吳家灣、左家坡、八臺坡等5個片區示范種植龍井43#、中白1#、金萱等優質品種茶葉2090畝,實現了“東西協作、南茶北移”,改變了柞水縣無本地茶的歷史。
范培勇告訴我們說,他在擔任杏坪鎮中臺村黨支部書記期間,上聯下引資金2000余萬元建起了這片茶園,成立了“柞水培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采取“茶園+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了茶葉加工廠,開發出柞水白茶、柞水云霧茶系列品種,2022年春季采摘茶葉1000余斤,銷售額30余萬元。每年為全縣24個深度貧困村分紅10余萬元,帶動周邊100余戶群眾農閑時節到公司務工,平均每戶年增加收入三萬余元,實現了吃住在家里,出門就上班,工資不拖欠的夙愿。
流年笑擲,未來可期。范培勇說下一步他將以茶園為依托,整合自然資源,走茶旅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把茶葉產業做強做大,培育一個示范帶動、富民強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帶動全縣茶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充實和優化農業產業化結構,促進農村增綠、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加強與柞水縣司法局協作,建立“柞水縣安置幫教創業實踐基地”“柞水縣社區矯正對象公益活動基地”,為全縣社區矯正對象和刑滿釋放人員提供創業實踐,搭建就業平臺,鋪就回歸社會之路。
來源:柞水縣司法局,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