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由“弘益茶道美學”授權茶葉網轉載發布,其他媒體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以下為原文:
1、什么是白茶?
【資料圖】
白茶因其外表滿披白毫、色白如銀而得名,主要品質特征是干茶色白隱綠,毫香顯,湯色杏黃明亮,滋味甘醇爽口,葉底柔軟明亮。
白茶是我國的特種茶之一,發源于中國福建福鼎。其傳統制法獨特,不炒不揉,屬微發酵茶類,產品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四類,主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陽、松溪等地,產量占世界白茶的96%以上,近年來云南、臺灣也有少量生產。
2、白茶的分類
根據茶樹品種、產地、采摘標準和加工工藝的不同,白茶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依據茶樹品種區分。采自大白茶樹品種的成品稱為大白,采自水仙品種的稱為水仙白,采自菜茶的稱為小白。
②按采摘標準和加工工藝可劃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和新工藝白茶。
③白毫銀針因產地和茶樹品種不同,分為“北路銀針”、“西路銀針”,品質各有千秋。
代表性白茶:
3、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又名銀針白毫、銀針或白毫,以色白如銀、形狀似針而得名。干茶外形肥壯,滿披白毫,色澤明亮;內質香氣清鮮,毫香濃,滋味鮮醇干爽,湯淺杏黃色、明亮。
4、福鼎白牡丹
陸羽在《茶經》中引用隋唐地方志《永嘉圖經》:“永嘉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茶界泰斗陳椽教授考證:“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國白茶原產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譽福鼎太姥山”。這座閩北臨海小鎮是有最早關于文獻記載的地方,因白茶而香揚四海。
福鼎白牡丹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采自大白茶樹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二葉抱一芽,細長朵型,葉背銀毫,綠葉夾銀色茶芽。干茶鮮嫩,顯毫香與花香。湯感鮮爽清甜,香雅而型美,最能清心除煩。
5、貢眉
形似白牡丹,但形體偏瘦小,品質次于白牡丹。優質貢眉毫心顯而多,葉色翠綠,湯色橙黃或深黃,葉底勻整、柔軟、鮮亮,葉張主脈迎光透視呈紅色,味醇爽,香鮮醇。
6、壽眉
壽眉品質次于貢眉,成茶不帶毫芽,色澤灰綠帶黃,香氣低帶青氣,滋味清淡,湯色呈杏綠色,葉底黃綠粗雜。
7、勐宋古樹白茶
勐宋古茶山,位于勐海縣勐宋鄉,也叫大勐宋。海拔在1500-200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達70%,土壤以紅壤為主,表土肥沃,氣候溫和,降雨適中。古茶園相互交織、連片,總面積3670畝。
出自云南最高海拔的高山古樹茶園,古茶樹博物館的優良生態環境,茶葉富含內涵物質,滋味飽滿韻味豐富。干茶外形芽葉連枝,葉緣垂卷勻整,毫心肥壯、茶毫滿覆葉背、茶色呈嫩黃夾銀毫。
茶湯醇厚柔順、香氣馥郁清揚、滋味飽滿厚實,久泡有余香,有獨特的高山茶氣韻,回味無窮。
8、景谷月光白
產于中國云南省景谷縣民樂鄉大村秧塔,其特點是茶樹品種優良,芽葉滿披茸毛,成茶肥碩重實。白毫顯露,條索銀白,氣味清香,茶湯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飲,以產地特色命名。秧塔地處高山密林的云霧山中,氣候溫涼,種植歷史已有150多年,曾是“白龍須貢茶”,向朝廷納貢的稀有珍品。
景谷月光白茶質選材極優,均凈肥壯的茶芽壓成茶餅,銀色葉背、黑色茶面,在一個茶餅上呈黑白的鮮明色調。制茶過程不曬太陽空氣濕度需要在80%以上,5天左右時萎調至干。
微微發酵、湯感醇厚清涼、細膩柔和,一開湯就是直接的花果香甜,蜜香馥郁、清揚甘冽,鮮明爽朗。
9、白茶工藝流變
白茶加工不經炒揉,只有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目前白茶加工的基本工藝有兩種:一是全萎凋,即全程自然萎凋至干燥,又稱為“全陰干”;二是半萎凋,由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組成,稱為“半陰干”。與其他茶類相比,其加工工藝簡單。
白茶雖然看似簡單,但對鮮葉原料要求嚴格,且鮮葉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著深刻的理化變化。
10、白茶的保健功效
抗菌消炎:白茶可增加人體的溶菌酶,一種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堿性酶,具有殺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另外,喝白茶能使人體免疫細胞的干擾素分泌量增加5倍,因此多喝白茶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從而更好地預防炎癥,并阻止病毒的入侵。
保護皮膚:白茶以精細的嫩芽為原料,含有高濃度的抗氧化劑,能夠有效保護皮膚細胞不受自由基的傷害,尤其可阻擊太陽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有關研究發現,白茶中含有大量保護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物質,有助于保持肌膚的彈性。
改善睡眠:和其他茶相比,白茶里茶氨酸比較高,可舒緩神經、改善睡眠、保護腦神經/增強記憶力、消除緊張情緒、減輕焦慮感。此外,白茶中含有的茶氨酸還具有中和咖啡因的作用。因此,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睡眠不佳的人都可以喝些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