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泡度
(資料圖片)
好茶都相對耐泡。
新白茶,尤其高山白茶,香氣、滋味和耐泡度均是極好的。沖泡時,滋味從不斷層。
海拔高的產地,生長的茶葉鮮葉質量相對較好。太陽照射強烈的時候,水分蒸發上升,漫射光增加,茶葉內含物質包括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對增加。從而更加耐泡。
所以相同重量的茶,好茶喝的更久一點。
含水量
白茶的干度是否達標,關乎白茶生死。
說到含水量,這和制作工藝、儲存有很大關系。鮮葉制作的干燥工序,須將鮮葉的干燥度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生產上嚴格要求毛茶含水量應掌握在6%以下,經過精制加工后的茶含水量要控制在4%~6%。
干度不達標的白茶壽命不長。
化學反應需要以水作為介質,這也是含水量高的吐司、饅頭、水果容易變質的原因。同樣,含水量高的白茶也容易變質。其內含物質易氧化,更有甚者,微生物滋生,茶葉發霉、長斑。
而含水量不達標的白茶最容易搶先上市,奪取市場先機。
所以,當你想要買一餅白茶長時間存放的話,含水量一定要達到標準。
鑒別的方式也很簡單,鑒別老茶,可以用手去折茶梗,輕松折斷的便是足夠干燥的,若折斷茶梗時稍有遲疑感,白茶的含水量可能就超標了。鑒別新茶,可以取一個茶芽,在手指之間揉搓,輕松揉搓成粉末的,干燥度就達到了,相反,則可能超標。
辨別老白茶和做舊白茶
新白茶壽眉剛做好的時候,茶葉顏色還是鮮艷亮麗的。
白茶經過長時間的陳化,顏色會發生改變,但是剛上市的時候,色澤還是偏向茶葉原本的樣子。
做舊白茶高溫堆悶,使茶葉內含物質氧化,茶葉顏色就會不正常。
白茶餅通常為壽眉或貢眉餅。若是拿新的貢眉餅或壽眉餅做舊,茶餅外表無疑應是均勻的單一的深色,紅褐甚至黑褐。撬開茶餅,你會發現,茶餅里面花花綠綠,甚至有點鮮艷。
而通過自然氧化,緩慢發酵的老白茶餅,茶餅外部的茶葉,更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并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從而導致外表的顏色比茶餅內部的顏色深了一點點,即使這樣,正常轉化的老白茶餅外部的顏色也應該是花花綠綠,并不是統一的暗紅褐色。儲存條件好的老白茶餅內外幾乎無差。
而且正宗的老白茶茶餅內部的黃片顏色鮮艷突出。而做舊的老白茶茶餅內部顏色統一。
香氣方面,上述已經說過,正宗的老白茶香氣應該有的樣子。那么,做舊老白茶呢?
做舊老白茶因為經過高溫高濕的堆悶過程,香氣變得沉悶,甚至有水悶味和酵氣,更有甚者,最后變得酸餿。
買新白茶還是老白茶
如果你注重白茶的營養價值,那么你可以選擇新茶、散茶。
新茶、散茶經過日曬或者是復式萎凋之后,就直接裝進箱子密封好,沒有經過高溫蒸壓,內含物質和香氣沒有發生變化,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白茶的營養物質。
如果講究功用價值,可以考慮老白茶。所謂"一年茶,三年寶,七年藥",也就是說,老白茶的藥用價值更高一些,
如果是茶葉小白,建議從新茶喝起。明白了新白茶的花枝招展,才會理解老白茶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