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高溫持續,很多人會泛起疲憊、乏力、頭暈、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加上大量出汗,水分體液、營養物質消耗較多,輕易發生營養、水液的失衡,需要補給,因此科學的鋪排夏季飲食相稱必要。
(資料圖片)
夏季的飲食調補,自古有之,中醫習慣稱“伏補”,指的是伏天的調補,尤其適合于白叟、兒童、工作勞累的中年以及慢性病、體虛的人群。因為夏暑伏天,高溫多濕,較多選用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涼消暑的夏季可口飲料和營養粥食。
品粥暑令五素五葷方
粥在中華食療保健史上記載頗豐,距今6000年《逸周書》有“黃帝始烹谷為粥”的記載。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有桂枝湯后服粥可助藥力的論述。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列有治腳氣病的谷皮糠粥,溫補腎陽的羊骨粥等藥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了62首藥粥方。藥粥具有滋補強身、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適于久病體虛、病后康復以及中老年、脾胃虛弱者長期服用。食粥可以攝生祛病,益壽強身。
黑茶富有色香味形四大特點,能飲用,能調和滋味,增加色彩,又具有藥理成分,所以黑茶菜肴一般都具有雙重功效,既可增進食欲、解除饑餓,又能防治某些疾病和增強人體健康。
來源,《保生集要》
原料,黑茶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作,取黑茶先煮取濃汁約1000克。去茶葉,在黑茶濃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克左右,同煮為稀稠粥。
用法,每日2次,溫熱食。
功效,化痰消食,利尿消腫,益氣提神。適用于急慢性痢疾、腸炎。
食法,每日兩次。黑茶粥能適應急慢性痢疾、腸炎、急性腸胃炎、阿米巴痢疾、心臟病水腫、肺心病和過于疲勞等癥,〈〈保生集要〉〉說:“茗粥,化痰消食,濃煎入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