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滇紅工夫是指我國云南省生產的大葉種工夫茶,該茶在我國10余種工夫茶中品質獨特,以外形肥碩、金毫滿布、香高味濃稱著于世。
滇紅產于滇西和滇南兩個茶區。滇南有西雙版納、思茅、紅河等地區;滇西有臨滄、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區。其中以臨滄鳳慶縣為代表,被譽為“滇紅之鄉”。
云南是世界茶葉發源之地,然而云南紅茶的生產歷史僅有70多年。1938年,為了開辟西南茶區,拓展茶葉生產,尤其是紅茶生產在世界的地位,中國茶葉公司與富滇新銀行合資,于當年12月成立“云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1月,公司派馮紹裘、范和鈞、鄭鶴春分別去順寧和佛海試制工夫紅茶,并任命馮紹裘為順寧茶廠廠長,范和鈞為佛海茶廠廠長。
馮紹裘當年試制成功并生產17.4噸工夫紅茶,開云南紅茶之先河,定名為“滇紅”。滇紅通過香港富華公司轉銷英國倫敦,因品質優異,售價每磅高達800便士,為紀念馮紹裘先生的業績,鳳慶茶廠立有云南滇紅茶創始人——馮紹裘的銅像。
云南六山五水構成山嶺縱橫、河谷幽深、錯綜復雜的地形地貌。這種帚形的山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東南低,既可抵擋西北大陸性氣候的入侵,又能接受東南方向來自印度洋、太平洋的溫暖季風,隨地形產生溫度水平垂直的變化,形成獨特的季風氣候和山地氣候。茶區山巒起伏、云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腐殖質豐富,確系得天獨厚的宜茶生茶之境。云南省128個縣中,有120個縣產茶,其中23個重點產茶縣海拔高度在1000-2300米,平均氣溫在15-18℃之間,晝夜溫差在10℃以上。這些產區3-11月都可以采茶,采摘期達9個月之久,滇南西雙版納地區幾乎終年可采茶葉。
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具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滇紅工夫品質具有季節性和地區性的差異,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外形肥碩重實、色澤烏潤,香高味爽;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質地稍顯硬雜,味特濃強;秋茶正處干涼季節,生長轉慢,成茶身骨稍輕,嫩度下降。
滇紅工夫依產地不同而品質有所差異,其毫色有淡黃、菊黃、金黃之別,香氣有濃郁型、花香型之辨,滋味有厚、爽之分。一般滇西鳳慶、云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菊黃,香氣高長,有時帶花香,滋味濃而爽;滇南如勐海、雙江、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金黃,香氣濃郁,滋味濃厚刺激性強,回味不及滇西工夫的醇爽。同一茶園,春季采制的工夫茶毫色較淺,多呈淡黃色,但香高味厚而鮮爽;夏茶的毫色多呈菊黃,滋味濃刺激性強;秋茶的毫色多呈金黃色,香氣有時較高,謂之秋香,滋味尚濃不及春茶之鮮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