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茶”兩大核心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為:東至南山村,西至靈隱、梅家塢村,南至梵村,北至新玉泉。
一級保護區內其中比較為茶友們所熟知的村名山頭有:龍井村、獅峰山、云棲、虎跑、翁家山村、滿覺隴村、楊梅嶺村、雙峰村、茅家埠村、九溪村、梅家塢村、梵村、靈隱社區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西湖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之外的區域為二級保護區,分布在龍塢鄉、留下鎮、轉塘鎮和周浦鎮等。
不是所有的“龍井茶”都是“西湖龍井茶”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批準,把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風景名勝區)現轄行政區域為“西湖產區”。
把杭州市下的蕭山、余杭、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行政區域稱為“錢塘產區”。
而紹興市紹興、越城、新昌、嵊州、諸暨等縣現轄行政區域以及上虞、磐安、東陽、天臺等縣現轄部分鄉鎮區域稱為“越州產區”。
只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西湖產區”產制的“龍井茶”,才能稱為“西湖龍井茶”。
“錢塘產區”所產制的“龍井茶”只能稱為“錢塘龍井茶”。“越州產區”所產制的“龍井茶”只能稱為“越州龍井茶”。
說到錢塘產區,可能茶友會比較陌生。
而錢塘產區內的徑山寺,依舊采制徑山茶,除供佛參禪飲用外,還在招待賓客中形成了一套“徑山茶宴”。
另外,茶樹品種――鳩坑種,也是原產于錢塘產區。
而越州產區其實產茶同樣很豐富,比如說:
新昌縣,主產大佛龍井茶;
嵊州市,主產越鄉龍井,屬于浙江十大名茶;
上虞市,產針形茶和珠茶,是“當代茶圣”吳覺農“的故鄉;
天臺縣,產云霧茶。
“錢塘產區”、“越州龍井”雖不能冒充“西湖龍井”以抬高身價或賺取額外利潤,但像徑山茶、大佛龍井、越鄉龍井、桐廬云綠、淳安大方等名茶,其實也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路線。可見只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任何好茶都會有它自己的名字,“茶江湖”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西湖龍井茶”五大字號
歷史中,西湖龍井茶產區擴展后,因各個產地的小氣候環境和炒制技術的差異,茶葉品質各具特色。
1921年,經高家申請,以“獅”“龍”“云”“虎”四個字號為西湖龍井茶注冊商標。
“獅”字號西湖龍井茶,以獅峰山為中心,包括胡公廟、棋盤山、上天竺等地。炒制好的成品獅峰龍井綠中透黃,呈嫩黃綠色,俗稱糙米色,沖泡后香氣清高持久,滋味甘醇,被譽為西湖龍井茶之極品。
“龍”字號西湖龍井茶產地,包括龍井、翁家山、楊梅嶺、滿覺隴、理安寺、赤山埠、白鶴峰等地。其自然品質可與“獅”字號產區媲美,惟在采摘炒制技術上稍遜。
“虎”字號西湖龍井茶產地,包括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三臺山等地。虎跑泉水與西湖龍井茶的結合,堪稱完美。后來中天竺、白樂橋、茅家埠、黃龍洞一帶平地所產的西湖龍井茶一律劃歸為“虎”字號。
“云”字號西湖龍井茶,歷史上此字號產于云棲、五云山、瑯珰嶺西、梅家塢等地。此地處于錢塘江與西湖之間,水汽豐富,氣候適宜。
后來梅家塢因環境得天獨厚,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古村,有山有貌,有塢有水,有茶有文,是杭州最大的西湖龍井茶產地,為后起之秀,產量和品質都快速提升,而從“云”字號中崛起獨立而出為“梅”字號,使得過去傳統的“獅、龍、云、虎”四個字號,而成了“獅、龍、云、虎、梅”五個字號。
這次簡短地介紹一下龍井與西湖龍井的區別,也希望能給新茶友一些幫助,更歡迎老茶友一起探討與相互學習。